資料照片 |
林靖堂
延宕超過兩年的第五屆公視董監事,在文化部長龍應台的積極推動下,於昨(7)日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由文化部協調、行政院提名的新公視董事候選名單,再次提出;同時,為了解決長期以來的紛擾爭議,龍應台也決定終止前主管機關新聞局對舊公視董事的訴訟,看似展現些微曙光的公視董事會改選爭議,實際上仍暗藏問題。
名單仍藏各方角力與政治問題
龍應台日昨公布以28個非營利組織共同推薦為首的名單,名單亮眼。但詢問文化部過程,龍應台明言,提名前確與院方、府方作過「溝通」,顯見這份名單仍充滿黨政高層的政治折衝。
首先,這28個民間團體所推薦的名單並非全部在列,其中有主動拒絕接受者,有未獲文化部與行政院提名者,而剩下的名額,龍應台則在有意無意間透露了仍有屬於政治部門內的部分口袋人選。
其次,這樣的名單中,有部份支持媒體壟斷為財團辯護者,也有因菸權而爭議者,更有飽受政治干預批評屢被否決者。因此,這些被提名者背後所推薦的團體、個人為何?以及這些人選的公共想像、公視藍圖為何,令人好奇?只可惜,文化部與龍應台未對此多加說明,或開誠佈公。
審查委員的政治角力關鍵
回到同樣充滿政治角力氛圍的審查委員會上。去年6月與8月兩次審查會期間,審查委員會也有諸多爭議。其一,審查委員會的公開透明,是在社會輿論壓力下前進,而在8月網路視訊的審查會議上,我們只看見,審查委員會在妥協於民意壓力下的網路直播會議中,以冗長的程序發言蓋過對個別候選人的實質審議討論。
再者,部分審查委員曾因抗議會議少數凌罷多數,在會場當面於媒體面前宣布拒絕再審,卻仍在龍應台的苦苦哀求下,勉為同意參與續審,而此舉卻也引發另有審查委員不滿,揚言要求該位審委退出審查。
如此,不僅明白顯示審查委員會所代表的政爭痕跡明顯,同時,也為這份龍應台再度以單純作為化解紛爭最佳武器的公廣董事候選人名單,帶來變數。1月18日是否將重演前次只過三人,並爆發不同陣營間相互指摘政治杯葛的惡夢,或許可以拭目以待。
單純能否成為解決複雜的最大武器
在董事補提名名單與審查委員會或明或暗的政治介入下,龍應台「單純是解決複雜政治問題的最大武器」能否成功達成目標,不免令人悲觀。此次在民間團體要求下,龍應台與文化部也向審查委員會呼籲,公視審查委員會應當記名投票,讓審查委員備感壓力。
公開記名投票一事,將可使得審查委員是否基於政治操作或專業審查的立場,公開透明於世人眼前,有助於釐清過去審查委員會政治干預審查的疑慮。因此,記名投票與否應是公視中的政治干預力量最為忌諱的關鍵。
然而,要求記名投票一事,雖是龍應台文化部長政策自主權的展現,只是未在龍應台與府院高層的溝通協商內容中,屆時審查委員會願不願意屈於民意壓力,同意記名或使審查破局,都將考驗各方態度的表明。
綜觀本次名單,妥協可作為龍應台此次提名的最佳註解,但公共電視作為台灣傳媒公共性的指標,吾人仍期待審查委員18日應選出符合公共利益、具備募款與規劃未來能力的公共媒體集團經營團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