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公視與NCC人事同意權若再惡鬥 台灣媒體產業未來危矣?

新政府的媒體相關人事正如火如荼展開中,包括立法院與文化部日前正積極展開公共電視第六屆新董監事會提名審查作業,以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新任正副主委與委員人事同意權。蔡英文政府的媒體轉型正義,刻正及時,卻也危機紛紛。

回想四年前,作家龍應台在眾所矚目下,以滿腹理想之姿就任首位文化部長,成為媒體寵兒的龍應台,發表了玲瑯滿目的文化政策,然而在不久後,旋因處理爭議且棘手的第五屆公視董監事會改選,遭遇擔任文化部長首個重大挫折。

公視董監事牽涉藍綠兩黨爭奪公共媒體經營權的政治鬥爭,尤在馬政府上台後第四任董監事中上演極其慘烈的人事鬥爭,讓人們對公視董監事大抱失望。而即便龍應台採取開放、透明的態度,讓過去遭疑黑箱的審查委員會全程開放,並且四度公開其所徵詢的董監事候選人,甚至敦請政商界大老、知名樂團主唱阿信來擔任公視董事,仍免不了審查委員會上數度互相杯葛的腥風血雨。

終於,在某次文化部內公開播送審查會宣告難產後,龍應台隨即在眾目睽睽下潸然淚下,還說,她已用盡人脈,竭盡所能。身心俱疲的龍應台,甚至一度於立法院備詢時曾贊同廢除公視,引發譁然。可見一年九億,集團總計一年三十億的公共廣電集團,其董監事人事,仍是藍綠惡鬥的犧牲品。

至於NCC的定位與委員人事同意權審查,無論在扁朝或在馬政府執政時期,也多次成為政治攻防焦點,包括首屆NCC委員的獨立性爭議,到馬政府時期試圖啟用陳元玲、汪用和等商界、媒體業界人士,引發人事風波等。

公共電視的定位在以國家資源挹注,達到公共資訊寓教於樂的公共媒體,非屬於黨營,亦不是國營電視台,然而,在現實面上,由於媒體亦為政黨政治極為重要的政策宣傳工具,藍綠任何一方成為執政黨時,莫不藉由透過董事會改選的人事更迭,企圖達到遂行政治控制的目的。雖然公視是個每年不過九億預算的小而美電視台,但其人事的政治爭議,往往一如連續劇般精彩,也讓公視背負政治鬥爭的罵名,許多看不慣藍綠惡鬥的人們棄如敝屣。

文化部長鄭麗君的文化部執政初體驗,一如前部長龍應台,一上任就得經過公視董事會改選這關政治試煉。然而,端看本屆立法院四大黨團所提出的審查委員名單,以及在野黨因席次擁有對人選否決權,就可以推測,鄭麗君無論提出多麼亮眼,甚至用盡一切人脈所提出的漂亮名單,恐將仍重蹈龍應台提名公視董監事會時的覆轍,在審查委員會中上演明明白白的杯葛與鬥爭,不斷消耗文化部在公廣媒體政策上的精力與資源。

回到NCC委員人事案上,NCC作為台灣媒體管理政策的主管機關,牽涉媒體與電信產業的整體發展,以及媒體秩序的管理,與媒體、財團間的兼併整合。NCC委員的人事任命,更是新政府的重點。因此,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NCC人事任命,也往往是風波不斷,處處可見為政黨私利而杯葛的影子。

還記得本屆NCC委員初期進入立法院審理時,當時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與國民黨立委堅持讓出身業界,極具爭議的前NCC委員陳元玲過關,進而爆發一頁履歷等爭議,以及後來資深媒體人汪用和被提名為NCC委員,亦遭疑酬庸,也讓NCC委員的專業性與獨立性大打折扣。

政治與媒體是相互一體,媒體可能顛覆政權,也可能作為政黨理念宣傳的傳聲筒,因此,過往無論中外,執政黨與在野黨互相搶奪媒體發聲權與公共媒體的經營權,以及管制媒體的權力,從一黨之私的立場是邪惡的必然,但這也往往讓人們對政治與媒體包持著距離與嫌惡感,認為這一切都是骯髒的醜事。


然而,台灣媒體產業遊走顛危扶傾、即將崩潰之際,若藍綠政黨仍在公廣集團人事與NCC人事上大作惡鬥文章,用各自政黨政治利益的角度盤算人選,而不去思考台灣媒體產業與內容正面臨外來文化的衝擊,必須團結一致維持台灣在地文化的主體性,恐怕垂垂亡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