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堂 採訪報導
第四屆公視董事會延任至今已歷755日,在延宕爭議兩週年後,文化部提交新董監事提名人名單的今(28)日,有一群紀錄片工作者與獨立媒體工作者共同製作了《那些年,他們搞垮了公共電視?之董事難產事件簿》紀錄片,希望透過影像紀錄與釐清公視爭議始末。出席與會的台大新聞所林麗雲教授表示,文化部應把握契機提出新的公廣政策,同時,往後的公視董監事審查會議不僅要透明,更要問責,建請審查委員說明否決董事提名人的理由。
由揭發禽流感疫情的獨立媒體工作者李惠仁提案,蔡崇隆導演等人組成團隊實際執行的公視董監事爭議紀錄片《那些年,他們搞垮了公共電視?之董事難產事件簿》紀錄片,為今(2012)年4月在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的紀錄片提案,該計畫上網之初,短短三週內即由81位社會各界人士捐款贊助募集11萬元,計畫執行9個月後,於今(28)日首映播出。
今天出席紀錄片首映會的與會者,包括監察委員吳豐山、新頭殼新聞網董事長蘇正平、文化部影視與流行音樂文化司長張崇仁、中正大傳播學系副教授胡元輝、前公共電視董事長鄭同僚等都應邀出席。
紀錄片執行者、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蔡崇隆表示,因為他過去曾是公共電視的基層員工與工會幹部,對公視有一定的情感,而這次剪輯的紀錄片,為過去這一年來的公視董事會爭議事件紀錄簿,希望能為今年以來有關公視的重要事情
以影像紀錄,呈現公視董監事爭議與改選過程。
他說,假使公共電視的爭議不能被扭轉,最終就會被搞垮,如果被搞垮,他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紀錄下是哪些政黨和個人把公共電視給抹殺,至少可以釐清公視被搞垮的責任。蔡崇隆表示,這部紀錄片僅是拋磚引玉,為提供社會釐清公視議題所做的一點小努力。
擔任公視首屆董事長的現任監察委員吳豐山語重心長表示,自己曾擔任過公視2任董事長,根據自己與行政、立法部門溝通協調的接觸經驗,他認為台灣政府部門了解的少不懂的多,多數不懂得何謂公共。吳豐山舉例,他在任時曾有立法委質詢「政府一年給你這麼多錢,為何不替政府做政令宣導?」他說,「公共電視可以做很多事情 但就是不能做政令宣導」
吳豐山建議,公視應更改現行的財源捐贈制度,改以特許公廣集團與台電合作,隨電表徵收50元,一年即可讓公視有60億預算,若能讓公廣集團大幅增加預算獲得更多製作優良節目的資源,民眾不會認為擾民,反而會認為50元合理划算。再者,他也認為,公視董事會成應全部改為有給職的專任董事,以落實公視治理的問責機制。
台大新聞所教授林麗雲代表媒體改造學社發言表示,要了解公視爭議,要看見深層制度性問題。她說,現行的台灣商業環境,外資不斷要購買媒體,也顯現公共傳媒的重要價值。林麗雲呼籲,台灣的政治人物和政黨組織,要對公共電視負起政治責任,文化部在重要的歷史點上,更要把握契機提出一套新的公共廣電政策。同時,公共電視的董事與董事長未來在選任的過程中,亦要提出自己對公視的願景,告訴社會台灣的公廣集團要帶領台灣到何方?
紀錄片導演林靖傑對文化部今年的提名過程做出嚴厲的批判,他指出,文化部長龍應台先前曾提出的公視董事名單,讓他非常失望。林靖傑指出,龍應台是個文化貴族與既得利益者,提名的人選有如「近親繁殖」,都不是長期在這塊土地上深耕的人。他表示自己一直看不到NGO團體、社福團體的代表被龍應台所提名,只能期待20年後,當轉型正義落實後,下一代能夠創造一個真正的公民媒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