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四月台灣與國際傳媒大事紀


四月份台灣媒體圈仍是多事之秋,以下,整理四月份六件重要的國際與國內傳媒大事,供回顧與展望。


一、 50年管制緬甸報禁解除

相隔50年,緬甸終於在4/1解除了自1962年實行新聞管制法以來的平面媒體禁令,同時美聯社也成為首家報禁解除後,緬甸政府允許進駐的國外通信社。此舉,為緬甸近年政治改革以來,一項重要的民主化運動里程碑。而過去,緬甸軍政府執政的報禁時期,報導需經事前審查,同時政府也管制出刊形式,僅能發行周報;此外,當地新聞工作者由政府所監控管理,軍政府亦有權隨時撤銷出版許可。

雖然終於開放報禁,不過根據媒體報導,緬甸仍未完全開放其新聞自由,包括宣布制定新媒體法案,對該國媒體的新聞自由仍設限制,緬甸政府仍有權主動撤消執照許可。


二、中天柴契爾訃聞誤植英女皇影像

前英相柴契爾夫人於4/8傍晚辭世,國內媒體在國際與網路社群媒體擴散後跟進報導,但中天新聞台當晚第一時間的報導,卻將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影像紀錄誤植入柴契爾訃聞報導。雖然中天新聞台隨即再當晚午夜致歉,並於隔日前往英國駐台貿易文化辦事處遞送道歉信,但烏龍新聞畫面仍為國內網友廣為流傳。

根據台灣歐盟觀察組織(Taiwan EU Watch)整理,該烏龍訃聞報導也在事件後,廣為國際與歐盟各國媒體報導。此事件引發台灣社會對媒體內控機制、國際新聞不足的反思,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日前表示,此事件將列入明年該台換照審議參考紀錄。


三、壹電視交易案黎智英售予年代練台生

歷經半年紛擾的台灣壹傳媒集團交易案,於3月底宣告破局後,香港壹傳媒集團於4/15正式宣布,將壹電視以新台幣14億售予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並預計於6/1正式生效。交易案生效當日,壹電視與台灣壹傳媒三工會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新資方進駐後2年內不裁員、不減薪,未經員工同意不調整職務。現任壹電視總監陳裕鑫以個人去留,要求新資方訂定壹電視編輯室公約,新聞部半年內裁員不超過5%。不過,交易案是否生效,仍待經濟部投審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或公平交易委員會等機關審議完成後,交易方能完成。


四、反媒體壟斷法四版本出爐

為回應去年(2012)台灣社會對旺中併購中嘉有線寬頻案的關注與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呼籲政府主管機關訂定反媒體壟斷法的訴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今年2月公佈NCC版反壟斷法,並在歷經兩場NCC所主持的公開說明會與立法院兩場公聽會後,行政院可望於5月將行政院核定後的反壟斷法草案送交立院審議。同時,由中研院副研究員施俊吉草擬的民進黨版反壟斷法,與台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委託清大教授翁曉玲所草擬的民間學者版反壟斷法,以及國民黨立委楊麗環版本,也都在近日內公佈並召開公聽會與記者發表會。不過,報載由於立法院本會期多項法案等待審議,年金改革相關法案、不在籍投票修法、反媒體壟斷法,是否會在本會期正式三讀通過,恐有疑慮


五、我是歌手電視台爭議與台灣影視政策反思

中國大陸湖南衛視歌唱評選綜藝節目「我是歌手」12日總決賽轟動台灣媒體,晚間包括東森、中天與TVBS等新聞台紛以「密集報導甚至近乎全程轉播」的方式,直播該節目總決賽消息,引發社會輿論與學者轟擊,批評此舉破壞新聞專業,影響閱聽人收視。而此項爭議亦偶然間引燃旺中媒體集團與自由時報,兩大傳媒系統的互告之爭。

「我是歌手」轉播效應,更引發電視娛樂圈、傳播學界、政治界與社會輿論,對台灣影視流行音樂政策的反省討論,以及中國文化帝國主義是否透過娛樂包裝入侵台灣的爭論。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對此表示,台灣的優勢在於原創、作為原創大國的地位是不是可長可久,不過亦有批評指台灣藝人逐漸到異地發展,是對台灣流行文化產業環境的警訊。


六、蘋果日報簽訂具團體協約效力編輯室公約

《蘋果日報》工會18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在歷經5個月勞資協商後,台灣《蘋果日報》勞資雙方達成共識,正式簽訂《蘋果日報》的「編輯室公約」,確保該報編輯台內部的編輯自主與內部新聞自由。

蘋果日報工會指出,該份「編輯室公約」是國內媒體首份具「團體協約」效力的新聞編輯室公約,能有效保障員工的工作權與勞動條件;同時,《蘋果日報》也成為台灣媒體業界繼公共電視之後,唯二正式簽訂「編輯室公約」的媒體,以及繼1994年《自立報系》易主事件與當年901為新聞自主而走運動後,唯三有在職工作者提出「編輯室公約」要求內部新聞自由的媒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