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堂 採訪報導
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合作的公民新聞獎今年邁入第六年,是台灣社區大學等公民團體與公民新聞界的年度盛事。今年以「地方紮根、向外發聲」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台各地176件作品報名,入圍共有35件,新聞專題組20件、短片報導組15件。今日頒獎揭曉,新聞專題組共有5件作品獲獎,另有4件作品獲特別獎;短片組亦有5件作品獲獎,1件特別獎。
短片報導組得獎者則為《鼓聲若響-萬歲森巴鼓》、《不服老的電臀阿嬤》、《海安路地下街工程的美麗與哀愁》、《直擊!校外租屋的潛在危險》、《水稻.水道.污水道 污水水道吃下肚》,以及特別獎《台灣之光!邁向調酒師之路》等作品。
其中,在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接受公眾贊助的3位獨立、台南社區大學工作者林冠吟、公民記者阿Ben與成功大學政治系的旅韓獨立記者楊虔豪分別以《再見大肚溪》、《樂生不樂》與《捍衛報導自由 韓MBC電視台員工罷工抗爭要求社長下台》分別獲得本屆公民新聞獎新聞專題獎與新聞專題特別獎。
胡元輝說,他們能夠得獎一方面代表自己努力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會上的確有需要公眾委制與群眾資助這樣一個概念。他希望,透過這麼豐碩的成果,未來能有更多人利用此一平台,讓更多人能在不同的報導媒體或平台上發光發熱。
得獎者阿Ben表示,早期沒有接觸媒體時,常會認為媒體壟斷不甘自己的事,但成為公民記者後卻發覺媒體力量的可怕,所以應讓weReport平台有更多人繼續加入,這個平台有存在的必要。
剛從韓國採訪韓國總統大選,並在網路上發出韓國大選第一手消息的楊虔豪表示,公民新聞讓一般民眾也可以發揮比一般媒體更大的影響。他說自己在做的議題是很重要但在台灣媒體卻沒有辦法被完整呈現,因此這樣的平台短期內對獨立記者非常重要。楊虔豪說,韓國在東亞的影響力愈來愈大,所以他一定以自己的力量帶回更多韓國消息,台灣才能懇切而實際地面對自己週遭的國家。
林冠吟則指出,如果沒有weReport平台,也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可以完成這樣的報導,因為這是來自公眾的錢,也有來自公眾的期待,讓自己覺得這樣的期待會促使自己把作品做好。她表示,weReport非常需要被推廣,人們可以換個角度想,不要現在的媒體環境,可以怎麼辦?她呼籲去支持這樣一個媒體,就像買報紙也要花一點錢,捐款來給一個自己想了解的報導很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